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开放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12:38:54
今日浏览:loading 总访问量:loading

第十章 人际交往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第十章 人际交往

重点学习

发布时间:2017-09-01 09:33:55 阅读:3029 来源:心理健康子站管理员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一)真诚与信任原则:真诚是做人之本,是人际交往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我们在交往中要坚持以诚相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

(二)平等与尊重原则: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交往中,我们应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三)热情与坦率原则: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一个热情坦率的人在人群中就像磁石一样,是凝聚的核心。一个为人热情坦率、心底无私的人,不会吝啬给予别人适时的赞美和鼓励,这表达和传递了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四)宽容与互利原则:宽容不是害怕,不是懦弱,更不是无能。相反,它是一种豁达,一种度量,一种成功交往的必备素质。

 

二、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

交往中,语言艺术的表现主要有:语言要得体、语言要真诚、语言要委婉、学会使用敬辞、学会赞赏、学会幽默。

说话要注意场合和身份。不管一个人多么会说话,不看场合、不符合身份地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不会说话”的人的一种拙劣的表现。

学会赞赏。生活中,无论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多么的不同,相同的是人们都喜欢他人赞赏。因此,在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自然地、具体地、真诚地赞赏他人,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夸大其词、空话连篇,更不是谄媚拍马、阿谀奉承。

学会幽默。幽默的语言能给人带来笑声、欢乐,使得社交气氛轻松、融洽,有利于增强他人的悦纳和满意度,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三、人际交往的非语言艺术

非语言艺术一般包括头部的动作、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站、立、走、蹲的姿势)和动作、人际空间、服饰、副语言(语速、音量、语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微笑和倾听。

微笑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表示对他人友好的一种方式,是人际交往成功的一大秘诀。

倾听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专心听取对方讲话、适时给予对方回应的方法和技巧,是与人沟通的必备能力。

 

四、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人际交往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通常指人们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都不如别人的一种情绪体验。

(二)羞怯心理。羞怯心理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个体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羞于同别人交往的一种心理反应。

(三)嫉妒心理。嫉妒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恐于他人优于自己,或感到他人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对他人的不服、不悦、怨恨、愤怒等复杂的情感。

(四)猜疑心理。猜疑是由于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一种怀疑他人、挑剔他人的不良心理。

(五)孤僻心理。孤僻是因缺乏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无助的心理体验。

(六)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五、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障碍的调适

(一)自卑心理的调适

第一,认知上正确地评价自己。

第二,情感上悦纳自己,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第三,行动上主动交往,累积成功的体验。

(二)羞怯心理的调适

第一,系统脱敏法,逐步培养勇气。

第二,认知转变法,增强自信。

第三,想象放松法。

(三)嫉妒心理的调适

第一,认知调节,正确认识成败。

第二,心胸开阔,解放狭隘的自我。

第三,充实自我,提高竞争能力。

(四)猜疑心理的调适

第一,培养自信,信任他人。

第二,调整情绪,冷静思考。

第三,敞开心扉,解除疑虑。

(五)孤僻心理的调适

第一,改正不良的性格特征。

第二,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第三,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六)逆反心理的调适

第一,提高认知程度,广闻博见。

第二,换位思考。

第三,冷却与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