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被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个人责任等的各种要求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紧张状态以及身体疲惫和受折磨的状态,是个体对于觉知到的(真实存在或想象中的)对自身心理、生理、情绪及精神威胁时的体验,所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与适应。
●现代生活中的工作压力源、生活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是压力产生的外部环境,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评价在压力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压力来自人们的的认知。
●心理压力的表现是多样的,有头疼、肌肉紧张等生理躯体症状;有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还有注意力不集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心理行为表现。这些压力表现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
●压力不是越多越好,越重越好,但也不是越轻越好,没有最好。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背负着各种的压力,当人们认为压力情境是自己能够控制和改变时,压力不仅没有不良影响,而且会促使自己尽快脱离当前的压力情境。因此要有效地管理压力。
●主要的压力的应对方法有:调整我们所处的环境,调整日常生活节奏,提高心理耐受力,调控学习情绪,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等。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人们要给自己适度施压,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信心,变压力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