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教育学生压力的来源
(一)压力来自于环境
压力源是压力结果的直接来源,在对压力源进行全面调查测量的基础上,找出过高压力的主要诱因,进而拟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压力减轻计划,可以帮助人们从源头上消除引起消极压力结果的因素。
第一,工作压力
工作中的不良刺激是引起工作压力的原因,即“工作压力源”或“应激源”。当这种不良的刺激使个体受到挫折或被感知为具有潜在危害性时,就会引起负性情绪及其生理和心理反应。工作压力源的主要构成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工作本身的压力因素。其次是工作环境及其变化。再次是工作与家庭的冲突。
第二,生活压力
每个人都与亲友共同生活,相互支撑,反之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会使个体产生压力。有研究表明,生活压力源主要有:配偶死亡、离婚、夫妻分居、拘禁、家庭成员死亡、外伤或生病、结婚、解雇、复婚、退休等。
第三,学习压力
在业余的学习过程中,基础差与课程难的现实使得他们的认知负荷压力较大,同时本应投入更多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因工作和家庭生活的负担而受到挤压,再加上开放教育着重网上学习资源的利用加大了学习适应的难度。
第四,社会压力
每位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自然会感受到社会的压力。社会压力源包括诸如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条件、财务问题、住房问题等。
(二)压力因心而生
第一,压力来自人们的认知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知态度,这使得人们在面对同样压力情境时产生不同的压力感受。在面对一种压力事件或心理压力情境时,个体首先是要对它形成一定的认知,而这种对压力情境认知的差异,就足以引起压力情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时间的差异。在临近考试时,有的人可能紧张焦虑,难以成眠,而另一些人可能周密安排,轻松迎考。
第二,性格因素造成压力
性格因素也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压力感受。一些天生容易焦虑的人,在出现特殊状况时,马上会从紧急、危险的角度去思考。焦虑对个人的影响就如同压力一样,适度的焦虑能使人们发挥潜能,工作得更有效率。但是,如果你面对事情的反应模式就只有一味的焦虑和烦躁,且焦虑的情况持续不断时,这样的苦恼与不安,反而会打击一个人的信心与降低工作效率。
二、缓解压力的途径
(一)调整所处的环境
面对压力时,调整环境能有效地解决困境,但是采取的方法却有所不同。
1、自信。自信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权利和感受而不侵犯他人的权利。这种方法包括自身对调整不愉快环境的直接努力。
2、妥协。妥协是通过修正对立的想法和行为来调整环境的方法。与退出不同,妥协可能使个体仍然处于痛苦的压力情境中。妥协有三种常见的类型。
第一,一致。一致是一种常见的压力情境反应,表现为个体会由于他人的直接影响而改变个体的行为。
第二,谈判。谈判被认为是在许多压力情境下的一种更加积极和有前途的方法。谈判意味着一方和另一方互相做出让步。
第三,替代。替代是指在一致和妥协不使用时,人们采取的和另一方寻求替代性的目标的压力应对方法。
3、退出。退出意味着个体在物理上或情感上离开一个活动、组织或个人。它是人们运用自信或者妥协无法改变环境时所采用的方法。
(二)改变日常生活节奏
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无疑给人们带了不少的压力。让自己匆匆忙忙,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无论说话、做事、吃饭、恋爱以及每件事都变得很快。很多研究表明,生活节奏较快城市的心理疾病和心脏病等与压力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比生活节奏较慢的城市要高。
(三)提高压力耐受力
压力耐受力是个体能够应对的压力程度。学会选择与现实相匹配的适当的目标和适当调整期望值,有助于人们提高压力耐受力,一般而言,对自己期望太高是压力和挫折的普遍来源。因此,人们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以便设定更为合理的目标。
(四)学习情绪调控的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保持冷静是防止心理失控的最佳方法。因此,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应学会情绪自我调控的方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下班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五)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
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