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开放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03:40:45
今日浏览:loading 总访问量:loading

第四章 学习适应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第四章 学习适应

重点学习

发布时间:2017-09-01 04:10:44 阅读:1473 来源:心理健康子站管理员


 一、 终身学习

1.终身教育。由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的。

       终身教育和学习是旨在重建现有的教育体系,开发教育系统外部的全部教育潜能的整体计划。

2.最佳期,亦称“关键期”、“敏感期”。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比较容易或其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3.可塑性。脑的可塑性指大脑结构和功能随着内外环境变化而不修饰和重的能力,人类发展的命全程,脑都具有可塑性。

 

       应对策略

1.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2. 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3. 保持良好的记忆力

二、学习环境

       1.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式教育而言,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整合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的现代教育方式。

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组织教学;突破学习时空限制和障碍,为一切愿意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人们提供学习机会。开放教育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的,均可以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可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2.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卫星数字网、有线电视广播网为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实时和非实时交互进行网上学习、答疑、讨论、信息发布、成绩查询及E-mail通信等,可以在网上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

它的特点:学习期间,师生永久性分离,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双向通信交流,交互性较强,有利于协作互动关系的建立;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有利于知识信息的整合;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3.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即自我调节的学习

(2)面授辅导。面授辅导教学是依托于远程开放教育的有效教学形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区别于其他网络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开放教育中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与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3)网上学习。网上学习是使用网络进行传递、交互或者导学的学习形式,开放教育学习的重要方式。

(4)实践环节。开放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实践教学的正内涵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信息素养

指一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应对策略

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其次,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的学习。

第三,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它不是孤立无援的单个学习的模式,也不是学生个别的自学。

2.    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

3.    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开放教育学习的信息素养培养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学习者需注意以下几方面。(1)紧扣学习主题, 积极搜寻相关信息资源, 支持建构性学习, 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2)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学习资源。(3)关注重要而典型的资源。(4)掌握有效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技能。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更为广泛和丰富的资源进行学习。4.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

首先,要选择特定的学习场地。

其次,学习场地应有一定的舒适度。

再次, 学会控制学习环境中无关的干扰因素。第一你应避免学习界面中出现任何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内容, 防止其注意力分散;第二, 你应避免学习过程中无关声音的出现;第三,关闭与学习任务无关的程序, 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其他无关的活动中。


三、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及其分类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动倾向,它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一般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几种动机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生理需要。

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

第三个层次是社交需要。

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

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需要。


5.png


◎归因理论

韦纳提出影响个人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四个: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好坏。他把影响成败的四个因素按照内外控制点性、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了划分: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到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属自我系统的一部分。


应对策略:

1.调整学习动机

首先要调整学习动机的强度。

其次,促进动机的迁移。

2.明确学习目标

3.培养学习兴趣

4.积极归因

5.增强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