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开放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01:28:13
今日浏览:loading 总访问量:loading

第二章 走向健康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第二章 走向健康

重点学习

发布时间:2017-08-31 04:40:22 阅读:2246 来源:心理健康子站管理员

一、认识自己

“巴纳姆效应”:人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与巴纳姆效应相对的是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认识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

开放教育学生气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气质类型上。

胆汁质型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性情直爽,反应敏捷,精力充沛,善于接受新事物,心理活动明显外露,属外倾型。这类学生容易形成机智、勇敢、爽朗、创新等优良品质,也容易形成粗心大意、脾气暴躁、冲动等不良品质。自我克制的关键是在具体工作中养成自制、镇静的品质,防止冲动。

多血质型学生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对外界事物反应迅速灵活,富有朝气,善于交际,容易适应新环境,可塑性强,心理活动外部表露明显,亦属外倾型。这类学生容易形成活泼、机敏、善交际、有同情心等优良品质,但注意力和兴趣易转移,容易形成轻浮、不踏实、不诚恳等不良品质。自我克制的关键是养成踏实、专注的作风,防止见异思迁。

粘液质型学生情绪发生慢而弱,动作迟缓不灵活,思维速度慢,常常表现出沉着、冷静的特点,心理活动外部表露少,属内倾型。这类学生显得庄重、坚韧,容易形成注意力、兴趣稳定和意志坚强、实干等优良品质,但也容易形成态度冷淡,脾气执拗,做事拖拉等不良品质。自我克制的关键是消除内心苦闷,防止冷漠。

抑郁质型学生情绪比较低沉、不活泼,平时沉默寡言,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弱且慢,动作无力,他们胆小、敏感、孤僻、郁闷,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心理活动严重内倾,属严重内倾型。这类学生具有情绪稳定、情感细腻、料事细心、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但同时也存在多疑、多虑、懦弱、孤僻、自信心不足等不良品质。自我克制的关键是克服孤僻、寡欢、沉溺于内心体验等缺点,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增强自信心、主动性。


二、把握自己

人的三种心理状态:正常状态(常态)——心理健康;不平衡状态(偏态)——心理亚健康;不健康状态(变态)——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状态下,个人在一段时间里(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不觉得痛苦,而且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相反,心理疾病状态下,个人会觉得很痛苦。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

心理问题按轻重程度划分,可分为:

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心理失调。

3.精神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早期经历。

 2.不合理认知。

 3.自我意识偏差。

 4.心理冲突。

开放教育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

1.学习困扰与学习障碍,即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及其倾向。按轻重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轻微的、一般的心理失调,主要表现为学习上的不适(如焦虑、自卑等),但能从事正常学习活动;二是较重的心理失调,主要表现是厌学,这类人虽能从事学习活动,但已受到明显的情绪影响,只能勉强学习;三是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恨学、逃学,这类人已无法从事正常学习活动。

2.人际交往问题,即人与人之间交往困难或存在障碍。

3.恋爱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想通过学习来结识异性朋友,但又担心影响学业;心仪异性同学,却又羞怯恐惧交往,形成单恋,或者交往一段时间后终被拒绝,导致失恋,以及网恋、三角恋等。

4.个性与情绪问题。个性与情绪问题是开放教育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应对策略:

1.开放教育重在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消除其学习困扰。

2.学生应努力克服困难,增强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

3.学校应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予以培养与激发。

 

三、走向健康

 对于一个人来说,健康是“1”,而幸福、成就、事业、金钱等等,都是后面的“0”。“1”后面的“0”越多证明你这一生越有意义,但是,假如这个最前面的“1”过早倒下了,那么,“0”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健康需要争取,这个争取是心理上的积极,行动上的主动。

1.健康需要均衡膳食: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搭配。选择食物要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鱼、肉、蛋与牛奶适量,主食粗细搭配,每天至少饮水八杯。每天的食物要讲究红、黄、绿、白、黑等色彩搭配,既美味又健康。

2.健康需要合理运动:每天至少半个小时的运动或者每天步行不少于6000步,即中速步行10分钟相当于1000步、整理房间10分钟相当于1000步,游泳10分钟相当于2000步,跳舞10分钟相当于2000步。这样就能很轻松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约300kcal

3.健康需要心态平和: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劳心费神,不如自己给自己适时的心理宽慰和容纳,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找好朋友聊聊或者到大自然中走走,调整心态。

4.健康需要戒烟限酒:少一些烟酒能够给健康足够的空间,烟最好戒了,循序渐进法则;酒量要把持住,能少则少。女性每天饮酒量不要超过15g,相当于红酒150ml,白酒75g,啤酒450ml

5.健康需要良好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皮肤保养与身体健康。睡前做适量的运动、喝杯热牛奶、泡脚,都有助于睡眠。不要熬夜,不要吃夜宵。

6.健康需要控制体重: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正常的身材,首要的是算算自己的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身高(m)}。如果体质指数介于18.5—23.9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24,则超重;若≧28,则为肥胖;若≦18.5,则为消瘦。

7.健康需要提高健商:通过学习和健康教育,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方法,以此改善促进健康,这就是健商。健商如同情商一样,是后天形成的,并通过意志力来提高。想要提高健商,就要主动关注自己的身体,多看些报纸杂志等,学习并寻找保健方法调理自己。

应对策略

维护健康的三道防线,即预防、保健和治疗。

1.预防。预防是保持和维护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屏障。重视预防,健康才有保障。预防主要途径有:

科学饮食

心理平衡。

适量运动。

充足睡眠。

优化环境。

良好习惯。

2.保健。保健的关键在于明白“营养”和“毒素”,保证“管道”的畅通无阻。

人体需要七种营养:(1)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2)碳水化合物(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营养素;(3)脂类,其主要功能是供给热能;(4)无机盐,又称矿物质,是人体的组织成分,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极为重要的营养素;(5)维生素,在机体不供热,也不构成组织,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生理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合成辅酶;(6)膳食纤维,帮助机体吸收营养,清理垃圾;(7)水,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营养素,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是各种物质的溶剂,约占人体重的50—70%。对于人体来说,七种营养都需要,但任何一种营养多了,也就成为人体的负担,这时,它就变成毒素。因此,健康需要保持营养均衡。

生物学和医学界,人由八大系统构成: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人体的保健过程可采用“清” 、“调” 、“补”的过程进行保健。

3.治疗。治疗是指干预或改变特定健康状态的过程。分生理(身体)治疗与心理治疗。

生理(身体)治疗。消除病因。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以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