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开放大学 - 国开分部办学评估!今天是:2024年04月26日 03:38:12

创优大家谈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创优大家谈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0-06-09 05:23:04 阅读:3350 来源:教务处

(交流材料来源:文法与教育学院叶甲生)


作为安徽省属综合性现代远程教育大学的教学团队,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自立项以来,聚焦学校中心任务,始终坚持远程教育特色,坚持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入手,以专业、课程网上网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为基础构建教学平台,以重点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改革为抓手塑造专业特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一、团队概况

安徽电大法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本科)项目,是经省教育厅于2015年11月立项批准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项目批准号为2015jxtd122。

项目团队整合全省电大办学系统法学专业核心教学力量,团队成员共30人,来自省校及全省电大16所分校。其中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1人。全省电大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8人,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14人,硕士学位22人。团队成员师德师风过硬,多人被评为电大好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综合素质高,既善于教学和教学管理,也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远程教育。

团队承担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法律事务(专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法学本科、法律事务专科的教学任务,以及开放教育社会工作(本、专科)、开放大学拟建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的建设任务,毕业生超过1.5万人。

二、团队建设基础

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于2000年开始招生,累积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在专业教学中,按照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知识的丰富、技能的提升与岗位工作实践的结合,构建面授教学、网上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提倡实施“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方式,实践教学提倡“随岗实践”,鼓励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基础能力、通过模拟实践、社会调查提高拓展能力、通过毕业论文提高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学改革成果在全省电大19所分校、69个教学点推广,在4万余名法学专业学生中得到应用。

团队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或参与厅局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30余项,其中,省部级课题近10项;获中央电大科研奖励2项。编写教材4部,获省级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项目1项,省级规划教材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中央电大精品课程1项,中央电大“教学创新奖”、“ODE网上教学奖”等教学奖项10余项。主持开发的网络课程和CAI课件10余门,在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全省电大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评选中多次获奖。

上述实践与成果,为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团队建设目标、任务

(一)建设目标

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质量为目标,不断增强法学学科专业的适应性、课程体系的实用性;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立课程考核多元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构建符合远程开放教育规律的网络化教学活动模型,突出强化法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把团队打造成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成果显著、在省内高校及全国电大系统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具体目标如下:

1、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5篇以上;

2、完成科研、教研项目5项以上;

3、建设省级特色专业、省级规划教材、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及校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5项以上;

4、获得教学奖项5项以上;

5、培养或引进教授(博士)、访学2人以上,职称或学历提升10人以上;

6、团队建设经验及教学改革成果对安徽开放大学具有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具体任务

1、“双师型”团队建设

1)师德师风建设。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从教之要。通过专题学习、调研考察、评优评先、示范引领等方式,提升团队成员师德素养。

2)学历职称提升。采用在职培养、访学进修、培训交流、学术研讨等方式,推动教师提升学历、职称,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学历和职称层次。

3)梯队建设计划。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教师建设模式,加强团队骨干教师的培养。

4)综合能力提升。鼓励社会兼职、社会服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按照擅教学、勤管理、懂技术、能研究四位一体的能力要求锻造团队成员综合能力。

2、学科专业建设

1)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于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

2)培养模式改革。以现代教育民主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学习终身化理论思想为指导,建设适应成人在职学习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创设基于网络的现代信息传输系统和应用环境,构建导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完善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的应用能力培养、岗位技能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优化。专、本衔接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模块化,即依据课程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等模块,形成互相衔接又各有分工的课程库;突出实践性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

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富媒体。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深入,建设文字主教材、网络课程、微课、MOOC等富媒体资源,支持学习者个别化自主学习、全民学习及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2)数字化。除文字主教材外,其他教学资源都实现数字化,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一站式访问,支持学生个别化移动化自主学习。

3)内容与过程结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结合,既呈现完整的课程内容,同时嵌入浏览、讨论、答疑、测验、考试等多种教学活动,并通过在线学习行为统计,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结合。

4)实现省级规划教材和精品课程的突破。

4、教育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模块化的全网络教学,线上为主、线下补充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智慧课堂实验。

2)教学评价改革。推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的教学评价改革,探索教学测一体化;探索随学随考改革。

3)实践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探索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形式,推广远程毕业论文指导与毕业答辩。

5、学科研究

1)建设科研子团队。进行科研任务分解,形成多个有明确方向的科研子团队研。

2)衍生项目申报。通过交流研讨、思维碰撞,推动项目孕育、申报与立项建设。

3)推动成果发表。团队研讨,优化成果,资助成果发表。

6、成果推广

通过校园网或微信等移动媒体,及时发布、展示项目建设成果。在全省电大推广团队建设的教材、教学资源及教学改革成果,并向全国电大辐射,将相关成果升级为全国电大统编教材、精品课程,在全国电大推广。积极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将项目建设成果在全省高校交流。

五、团队建设过程

根据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任务书的总体安排,项目按计划推行,2019年初项目负责人因病申请项目延期,至2019年6月,已完成预定建设计划,取得预期成果。

(一)建设理念

团队发展并坚持了“1-1234”的建设理念。

“一个中心”。项目建设立足电大实际,坚持远程教育定位,突出远程教育特色,尝试远程建设机制,锻造远程教学能力,探索远程教学改革,提升远程教学支持服务内涵,突显远程教育特色;

“一支队伍”。着眼全省电大系统,将全省电大系统(省校、分校、工作站)法学专任教师凝聚成一支教学团队,同时加强与国家开放大学、其他省市电大以及省内高校、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

“两个课堂”。以在线课堂为主,服务实地和网络两个课堂;

“三项任务”。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科研任务、教学管理与社会服务任务;

“四种能力”。按照擅教学、勤管理、懂技术、能研究四位一体的能力要求锻造团队成员综合能力。

(二)项目推进措施

索远程团队建设模式。项目顺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展网上交流、远程研讨、远程教学建设、远程教学探索、远程教学示范等建设活动,通过衍生项目和子团队推进的模式,突出远程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计划与执行。研究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每年报告年度进展,通过明确的计划和有效地执行,推动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衍生项目和子团队驱动。教学团队建设帮助成员组成教学科研子团队,推动项目申报,提升项目立项率,衍生项目和子团队反过来推动团队建设进一步深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融合。团队任务聚焦于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依托团队开展,两者深度融合,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资源建设、教学改革。

突出应用性。项目建设依据开放大学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法学学科自身的应用性特征,始终强调应用,包括双师型团队建设,建设过程及成果体现出较强的应用性。

(三)项目建设进展

1、团队成员能力提升显著

通过师德师风专题学习,远程与实地教学团队建设研讨会、专业教学研讨培训会、学科中心组会议、专业调研会,举办专家讲座,推选国内高校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国开教学团队及专业教学研讨会,参加骨干教师研修以及各类培训活动,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普法宣讲、送法下乡、法制宣传等各种活动,参加各类教学评选活动,团队成员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协作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团队共9人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中晋升副教授6人),1人获评高级双师型教师,1人获硕士学位,3人获国内高校访问学者证书,各类获奖累积共40项。安徽省金融法制研究会会长、国际学术期刊《商事法律评论》编委、合肥市督学、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政府法律顾问、国家开放大学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等教学与学术兼职共计33人次。

2、课程及资源建设成果丰硕

建成省级规划教材1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1项,校级优质课2门,校级优秀微课4门,全省电大第一届微课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建成国开学习网法律类全网络课程32门,安徽继教在线法律类全网络课程24门设,并持续提供在线教学服务;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教材1门;参编国开第一批资源建设教材2门;开发23门课程系统微课共1040讲;1人入选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

3、教学改革特色鲜明

网上教学方面,1门课程实验智慧课堂教学,32门课程基于国开学习网、24门课程基于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开展全网络教学,3人入选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4门课程网络教学团队核心成员,8人次获评安徽电大网上精彩一课教学评比活动二、三等奖和优秀奖,6人获评安徽电大优秀网络教学团队成员;考核改革方面,40门课程探索随学随考改革,其中8门课程探索全过程形成性考核;实践教学方面,省级质量工程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天安财产保险安徽分公司法律类专业实践教育基地”有序推进,实践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模拟法庭、庭审旁听、送法下乡、法治扶贫、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学校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远程指导、远程答辩全面推广,法学学士学位论文终审通过人数居全省电大各专业之首。

4、学科专业建设持续推进

开展专业调研;2017年法学专业获批省级质量工程特色(品牌)专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新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项目法学本科、法律事务专科2个专业;进一步优化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法律事务专科专业课程体系;参与安徽开放大学拟建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专业建设。

5、科研教研成效明显

公开发表科研教研论文34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篇);参与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规划重点项目1项、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1项,主持教学科研项目共22项,其中,省级质量工程项目7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4项、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项、国家开放大学科研项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项目、安徽电大科研项目等9项。

五、团队建设特色

(一)“1-1234”的建设理念

如前所述。

(二)鲜明的远程教育特色

团队组成体现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特色。团队凝聚全省电大系统法学专业核心教学力量,团队成员来自省校及全省16所分校,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家开放大学及其他省市开放大学的交流合作,体现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的特色。

探索远程建设模式。充分发挥电大远程教育软硬件优势,探索远程团队建设模式,通过网上交流、远程研讨、远程教学建设、远程教学探索、远程教学示范等方式,通过衍生项目和子团队推进,实施远程教学团队建设。

锻造远程教学能力。将“懂技术”明确为团队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开展微课建设、远程教学活动设计等技术与能力培训,通过远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锻造团队成员远程教学与支持服务能力。

突出远程富媒体教学资源研发与应用。项目建设了比较丰富的远程富媒体教学资源。文字教材建设突出导学、练习,注重引导、方便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建成56门全网络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文件、视频资源、文本辅导、在线练习、拓展资料等在内的富媒体资源;突出微课资源建设,支持学习者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

聚焦远程教学改革。持续探索全网络课程教学,探索有支持的线上为主,线下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网上精彩一课”,探索实时、非实时远程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一体化;探索基于网络的随学随考改革,教-学-考一体化;推广网上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和毕业答辩;开展基于云、台、端的智慧教学实验。

(三)较强的应用性

根据开放大学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法学学科自身的应用性特征,项目建设始终强调应用,建设过程及成果体现出较强的应用性。

突出“双师”型团队建设。项目建设推动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法律实务和社会服务活动。团队多名成员有社会兼职,多数成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务与实践经验。同时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与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学实践能力。

学科专业建设突出应用性。在目标定位上明确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上突出够用、实用,面向社会人才需求灵活设计课程体系,支撑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学建设体现应用性。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突出“应用”特点,重视典型案例导入、解析与练习,重视实务场景的模拟与再现。

教学改革强调应用性。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习者“在职人”的特点,突出在职经验与法学理论、法律规则的衔接,推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社会服务彰显应用性。通过社会兼职、送法下乡、法制宣传等多种活动,团队成员积极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社会。

、团队建设成效与影响

(一)项目建设服务学校中心任务并彰显学校特色

项目紧紧依托全省电大办学系统,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软硬件优势,聚焦学校远程教育中心任务,探索远程建设模式,提升远程教学能力,开展远程教学建设,实施远程教学改革,建设模式、建设成果均体现出鲜明的远程教育特色,为教学团队如何服务学校使命和任务提供经验与参照。

(二)远程建设实践丰富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项目顺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展网上交流、远程研讨、远程教学建设、远程教学探索、远程教学示范等建设活动,通过衍生项目和子团队推进的模式,突出远程教学团队建设。其过程和成果丰富了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与模式。

(三)富媒体远程教学资源及其应用有较强的示范性

    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建设了比较丰富的富媒体远程教学资源,并着力推进资源的实际应用。这些教学资源以及应用经验,对于学习者学历提升、全民学习以及学习者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均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示范性。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在全国电大系统有较大影响

    团队能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实践与成果,在全国电大系统产生了较大反响。团队成员入选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教学研究中心组、教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教材编写组以及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团队经验在国家开放大学专业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得一致好评;经验成果吸引国家开放大学和河北、四川等省市电大来我校专题调研。

(五)较强的应用性提升了团队的社会影响力

双师型团队建设以及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均服务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彰显学科自身的应用性特征,帮助全省电大超过1万名法学本专科学习者在获得学历提升的同时获得职业能力提升,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与好评。

团队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并从社会实践中汲取素材,融入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团队积极服务社会,多人担任社会兼职,多次开展送法下乡、法制宣传等多种社会服务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团队后续建设方案及措施

(一)存在的不足

1、团队协作广度、深度略显不足

团队在突出远程交流的同时,团队内部的实地交流以及团队调研、学术会议等对外实地交流却稍显不足;虽开展了访学、培训、讲座等“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但频次、广度均不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教研科研子团队,但团队间精诚协作还不够,协作深度、广度有待提升。

2、团队成员发展不够均衡

建设周期内虽有多人晋升职称和学位,但未能培养出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核心成员与一般成员间,省校成员与分校成员间,分校成员与分校成员间虽互相配合、联系沟通,但发展仍不均衡,表现在教学科研成果尚集中在核心成员当中,少数一般成员提升不够,作用发挥不足;教学奖项虽多,但高级别奖项缺失;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及CSSCI论文占比较低,高层次的科研成果不足。

3、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尚需加强

在教学团队建设的各个子系统中,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相对突出,成果丰硕,但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相对不足,团队建设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法学学科建设的示范作用,法学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尚待提升。

(二)后续建设方案与措施

1、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从教之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明确要求,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等。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团队一直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后续建设要持续抓牢这个首要任务,通过专题学习、调研考察、读书会和学术研究等形式,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出实效。

2、畅通团队内部协作交流机制

推进共同愿景、导师制、学术沙龙、读书会等协作交流机制制度化,综合实地、网上两种途径,突破团队成员间的地域界限,努力实现团队内部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与畅通交流。

3、加强“走出去、请进来”等交流活动

加大实地调研、学术交流、专家讲座支持力度,选择特色高校、省市电大、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有选择地参加省外学术会议,积极参与省内学术会议,定期组织开展学术讲座,增加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的频次和深度。

4、培养与引进结合促进成员提升

培养与引进结合,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将核心成员与一般成员结对子,组成教学科研子团队开展项目研究和教学探索;邀请校外专家指导,提升教学科研质量。

5、加强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

加强学科调研与学术研讨活动,赴高校、企业开展系列学科建设调研活动,召开面向全系统的大型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会,组织举办全省电大法律实务技能大赛等大型活动,加强学科建设。坚持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制度化、精品化,着力打造电大法律服务品牌,提升法学团队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