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高起专)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460701
一、专业基本情况
学习形式:业余
学制:2.5年
修读年限:4.5年
所属专业大类(专科):装备制造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定位于培养从事机动车维护、修理、检测、技术使用与管理等职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把职业资格认证、企业认证等职业素养要求融入到学历教育教学计划的各课程之中,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参加专业资格考试,可以获得相关资格证书。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2.培养要求
(1)思想道德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美德,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同群众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热爱劳动。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胜任未来工作,能够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2)知识结构要求
具有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及汽车维修技术与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汽车空调修理、汽车美容、具有一定的汽车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相关专业知识。
(3)能力结构要求
具备汽车修理工艺中的机械加工、钳工、钣金工的基本技能;正确熟练使用专用工量具,能够操作常用保修设备;具有综合处理有关汽车故障技术及汽车驾驶基本技能。
(4)素质结构要求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崇德向善、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勇于奋斗、积极进取,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工作计划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原则意识和执行力;良好的职业习惯、管理和服务意识,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好的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洞察国内外特别是省内产业或行业的布局、规模和发展动态的行业视野意识。
三、师资力量及培养过程
1.师资力量
为适应本专业建设发展需要,我校建设了一支业务精湛、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配备了专业责任人,所有课程均配备了课程责任教师。教师队伍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本专业教师人数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90%以上,现已形成具有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组成的,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学历学位结构,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队伍。近年来,专业团队一直坚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并重,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问题求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培养过程
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依托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开展,课程依据需要组织线下教学,各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安排虚拟实验课程。
(1)线上教学
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由主持教师在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整体设计、模块安排、任务驱动、多元交互、立体评价的原则科学设计线上教学过程。线上教学设计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落实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使用教学资源。
(2)线下教学
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依据需要组织线下教学。线下教学组织形式有“省校组织”、“学习中心组织”及“自主安排”三种。“省校组织”面向专业核心课程,由省校统一安排,围绕课程总结、重难点及复习指导,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组织教师录制辅导视频并上传至平台。“学习中心组织”由各学习中心组织安排面授辅导和实践环节。“自主安排”由各学习中心自主决定是否安排线下教学活动,线下教学的课程及形式见表1。
表1 线下教学的课程及形式
课程模块 |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线下教学形式 |
职业能力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学习中心组织 |
汽车机械基础 | 学习中心组织 | ||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 学习中心组织 | ||
汽车运用基础 | 学习中心组织 | ||
专业核心课程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省校及学习中心组织 | |
汽车电控技术 | 省校及学习中心组织 | ||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 | 省校及学习中心组织 |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省校及学习中心组织 | ||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省校及学习中心组织 | ||
毕业集中实践 | 毕业实践 | 省校及学习中心组织 |
(3)虚拟实验
课程虚拟实验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本专业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可以利用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完成虚拟实验,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名称及虚拟实验内容
课程名称 | 虚拟实验名称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基于VR技术的汽车结构展示与拆装实验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发动机原理虚拟实验 |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汽车设计与制造虚拟实验 |
(4)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5)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评学、教师评教、督导评教等方式全方位监控教学过程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四、毕业与证书授予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并达到其他相关毕业要求,即可获得安徽开放大学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专科毕业文凭。
1.毕业学分
(1)最低学分与年限: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标准学制为2.5年,最低毕业年限2.5年,学籍4.5年有效。
(2)学分认定与转换
可依据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业余)课程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认定与转换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自学考试单科课程、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课程超市”课程等内容的学分认定与转换。
2.证书授予
(1)学历教育证书
学生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德智体美劳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安徽开放大学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毕业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更多接受社会实践内容,掌握有关职业技能,提高工作发展能力,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列入课程体系,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通过有关机构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表3所示。
表3 职业资格证书表
序号 | 证书名称 | 证书等级 | 颁发机构 |
1 | 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 | 初、中级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2 | 汽车维修电工证 | 初、中级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3 | 二手车鉴定评估资格证 | 初、中级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4 | 汽车维修管理师 | 初、中级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5 |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师 | 初、中级 | 中国商业联合会 |
6 | 汽车配件营销师 | 初、中级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7 | 汽车碰撞修复师 | 初、中级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
五、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一)《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程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各系统的工的组成和功用、掌握汽车底盘上各主要总成、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以及检修和调整方法,具有初步分析、判断并排除汽车底盘一般常见故障的能力。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性能、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
(二)《汽车电控技术》
课程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发动机机械系统结构,能进行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以及零部件的检修,熟练掌握电控发动机的检测、诊断与维修方法。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电控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电控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电控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及其检修、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等。
(三)《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
课程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诊断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电气设备构造、原理及性能参数,会正确使用诊断仪器、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熟悉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等基础上,掌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对诊断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汽车维护常用设备的使用,汽车常用工作介质与更换,汽车常见项目维护等。
(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程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原理、维修方面的知识,掌握发动机总体构成及工作原理、各机构与系统功能及其主要零部件的功用、结构、原理及维修方法,认识发动机结构、原理、技术配置、技术状况与工作品质、维修之间的关系,具有正确地拆装、维修发动机的能力和初步诊断并排除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能力,培养规范操作,安全、节能、环保、高效、文明生产的职业素养,并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工程热力学基础、汽车动力总成、发动机性能、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
(五)《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课程目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诊断数据、技术流程的等,学会汽车电器控制线路的检测,掌握常用工具、常见专用工具的基本操作使用技能。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诊断发动机、底盘故障的仪器仪表,发动机、底盘主要系统常见故障的一般分析方法,故障诊断步骤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课程实践
作为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实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流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拆装与维修汽车底盘的能力。
实践学时:18学时
实践教学形式:实训试验室实际操作或计算机三维虚拟实验。
实践教学内容:离合器、手动变速器、驱动桥的拆装与检修;转向系、制动系的拆装与维修。
2、《汽车电控技术》
实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汽车电控的相关检测工作的内容,操作流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检测的能力。
实践学时:18学时
实践教学形式:实训试验室实际操作或计算机三维虚拟实验。
实践教学内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发动机综合控制;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检测;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控制;电控自动空调系统控制;汽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
3、《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
实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流程,培养学生实际拆装汽车电器设备与检测维修的能力。
实践学时:18学时
实践教学形式:实训试验室实际操作或计算机三维虚拟实验。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进行汽车电器设备各系统的电路检测与模拟故障排除,进一步掌握发电机、起动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熟悉电器各系统故障检修的步骤与方法,了解电器元器件在拆装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4、《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实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流程,培养学生实际拆装汽车发动机组件与检测维修汽车发动机的能力。
实践学时:18学时
实践教学形式:实训试验室实际操作或计算机三维虚拟实验。
实践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总成认识及外部附件拆卸;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的检查、调整、检验、修理;供给系的检修、调整及常见故障诊断;发动机整体装配、检查、调整;发动机特性试验;综合故障诊断等。
5、《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实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常见汽车故障现象与诊断的流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检测汽车故障的能力。
实践学时:18学时
实践教学形式:实训试验室实际操作或计算机三维虚拟实验。
实践教学内容:发动机底盘诊断设备的使用;汽油机燃油系故障诊断;柴油机燃油系故障诊断;点火系、冷却系、润滑系故障诊断;启动、电源充电系统故障诊;断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行驶系故障诊断等。
(二)毕业实践
集中实践环节是完成专业学习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集中实践环节,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实践学时:集中实践环节主要是毕业实践,共8学分,144课时。
实践教学目的:毕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是建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毕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形式:岗位实践
实践教学内容:参加毕业实践的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正确使用检测工具;掌握有关汽车维修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汽车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按要求完成岗位的实习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所完成汽车维修检测任务相关的思路,具体实现,相关阐述说明,要求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文字顺畅,正文要求不低于5000字。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
(一)思想政治课程开设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根据《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要求开齐开足,思政课程开设方案如表4所示。
表4 思想政治课程开设方案
培养层次 | 课程名称 | 课程学分 |
专科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思想道德与法治(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形势与政策 | 2 | |
结合学校实际,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 | 2 |
(二)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结合《安徽省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高〔2009〕11号)和本校有关规定安排,确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拓展课、通识课和毕业集中实践各自学时和总学时。教学计划进程表见表5。
表5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类
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总 学 分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试 | 考查 | ||||||
在线课程自学 | 线下面授 辅导 | 实践实训教学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1 | 学习指南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54 | 54 | 0 | 0 | 3 | 54 | √ | ||||||
3 | “四史”学习教育专题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4 | 形势与政策1 | 9 | 9 | 0 | 0 | 0.5 | 9 | √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54 | 54 | 0 | 0 | 3 | 54 | √ | ||||||
6 | 大学英语(专)1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7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72 | 0 | 0 | 4 | 72 | √ | ||||||
8 | 形势与政策2 | 9 | 9 | 0 | 0 | 0.5 | 9 | √ | ||||||
9 | 大学英语(专)2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10 | 形势与政策3 | 9 | 9 | 0 | 0 | 0.5 | 9 | √ | ||||||
11 | 形势与政策4 | 9 | 9 | 0 | 0 | 0.5 | 9 | √ | ||||||
小 计 | 360 | 360 | 0 | 0 | 20 | 225 | 117 | 9 | 9 | |||||
专业基础课 | 12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72 | 54 | 18 | 0 | 4 | 72 | √ | |||||
13 | 汽车机械基础 | 72 | 54 | 18 | 0 | 4 | 72 | √ | ||||||
14 |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 72 | 54 | 0 | 18 | 4 | 72 | √ | ||||||
15 | 汽车运用基础 | 72 | 54 | 18 | 0 | 4 | 72 | √ | ||||||
小 计 | 288 | 216 | 54 | 18 | 16 | 72 | 72 | 144 | ||||||
专业核心课 | 16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72 | 36 | 18 | 18 | 4 | 72 | √ | |||||
17 | 汽车电控技术 | 72 | 36 | 18 | 18 | 4 | 72 | √ | ||||||
18 |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 | 72 | 36 | 18 | 18 | 4 | 72 | √ | ||||||
19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72 | 36 | 18 | 18 | 4 | 72 | √ | ||||||
20 |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72 | 36 | 18 | 18 | 4 | 72 | √ | ||||||
小 计 | 360 | 180 | 90 | 90 | 20 | 144 | 72 | 144 | ||||||
职业拓展课 | 21 |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 54 | 36 | 0 | 18 | 3 | 54 | √ | |||||
22 | 汽车维护与保养 | 54 | 36 | 0 | 18 | 3 | 54 | √ | ||||||
23 | 汽车文化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24 | 新能源汽车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25 | 汽车自动变速器 | 54 | 36 | 0 | 18 | 3 | 54 | √ | ||||||
小 计 | 234 | 180 | 0 | 54 | 13 | 36 | 108 | 90 | ||||||
通识课 | 26 |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 18 | 18 | 0 | 0 | 1 | 18 | √ | |||||
27 | 心理健康教育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28 | 安徽地域文化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29 | 管理方法与艺术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30 | 职业生涯规划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31 | 实用法律基础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小 计 | 198 | 198 | 0 | 0 | 11 | 18 | 72 | 108 | ||||||
毕业集中实 践 | 32 | 毕业实践 | 144 | 0 | 72 | 72 | 8 | 144 | √ | |||||
小 计 | 144 | 0 | 72 | 72 | 8 | 144 | ||||||||
合 计 | 1584 | 1134 | 216 | 234 | 88 | 351 | 405 | 441 | 243 | 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