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放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高起专)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40101
一、专业基本情况
学习形式:业余
学制:2.5年
修读年限:2.5—4.5年
所属专业大类(专科):旅游大类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和坚定信念,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在旅游行业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道德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守法纪、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职业面向
具有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和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文化知识、基础理论和工作能力。
3.知识结构
熟悉并掌握必要的旅游行业的常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法规,掌握本专业较强的专业核心知识,熟悉旅游管理实务,掌握服务本省旅游业的基本知识。
4.能力结构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5.素质结构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修养。使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较好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科学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师资力量及培养过程
(一)师资力量
为适应本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以“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结构合理、动态开放”为原则,建设了一支业务精湛、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2人,高级以上职称13人,讲师5人。学历方面,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6人,本科2人;年龄结构上,51-59岁2人,41-50岁10人,31-40岁8人,30岁以下2人。拥有一支熟悉远程教育教学规律,素质优良,年龄层次、知识构成、学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和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培养过程
本专业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依托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开展,课程依据需要组织线下教学。
1.线上教学
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由主持教师依据整体设计、模块安排、任务驱动、多元交互、立体评价的原则,科学设计线上教学过程。线上教学设计根据本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落实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使用教学资源。
2.线下教学
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依据需要组织线下教学。线下教学组织形式有“省校组织”、“学习中心组织”及“自主安排”三种。“省校组织”面向专业核心课程,由省校统一安排,围绕课程总结、重难点及复习指导,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组织教师录制辅导视频并上传至平台,一门课程不少于4个学时。“学习中心组织”由各学习中心组织安排面授辅导和实践环节,一门课程不少于2个学时。“自主安排”由各学习中心自主决定是否安排线下教学活动。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职业拓展课程”与“通识课程”中所有课程都设置了线下教学学时,形式为“自主安排”,即由各学习中心根据实际自主决定是否安排线下教学活动。
四、毕业与证书授予
(一)学历教育证书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最低毕业学分,德、智、体、美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安徽开放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二)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更多接受社会实践内容,掌握有关职业技能,提高工作发展能力,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列入课程体系,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通过有关机构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五、专业核心课程及说明
(一)《管理学基础》
课程目标:培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主要讲授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内容、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旅游学概论》
课程目标:掌握旅游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与行业构成情况,使学员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旅游市场营销管理》
课程目标:掌握完整的旅游市场学的系统知识结构,了解市场、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根据旅游经济规律,系统讲授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
(四)《酒店管理概论》
课程目标:学习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及对酒店行业的认知与实践。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系统介绍国际酒店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阐述酒店管理原理和方法、酒店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酒店产品质量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战略管理、酒店文化管理等,使学生熟悉和了解酒店管理的一般方法、职能特点和系统原理,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学习酒店其他职能管理奠定基础。
(五)《旅游经济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旅游经济运行理念,掌握现代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六)《旅游文化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旅游本质属性、旅游与文化关系的理解,深入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充分认识其价值和魅力。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帮助学生系统而准确地掌握旅游管理相关文化现象,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旅游现象,并能把旅游文化学的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通过课程穿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讲解,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七)《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
课程目标:培养未来的旅游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乐业的精神,使其认识并履行对旅行者的道德责任,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旅游工作者。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职业道德的观点的教育,紧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的特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最大能量。
(八)《旅游法规》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旅游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法律法规,了解与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承担教育引导学生爱国爱岗,遵纪守法,敬业乐业,明礼诚信等重要的育人功能,以法学理论为基础,以现行旅游法律法规为核心,探讨旅游企业、旅游经营、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消费、旅游交通、旅游纠纷及旅游行政管理各方面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九)《旅游心理学》
课程目标:掌握旅游心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及理论,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旅游活动,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全面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前提,以心理学、旅游学理论为基础,旨在探讨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分析旅游企业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开展有效的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课程实践环节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本专业设计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基本理论、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课程有:“公共基础课”模块中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专)1”“大学英语(专)2”,“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的“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旅游法规”“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职业拓展课程”与“通识课程”两模块的全部课程都设置了实践教学学时。主要形式与策略是:观摩教学、模拟实训、集中训练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体实施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取案例教学、实地参观、虚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学时计入课程总学时,具体分配参见教学进程表。
(二)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它是对学生总体学习结果的检查和总结,8学分,144学时。集中实践环节采用毕业实习的形式,安排在第5学期。毕业实习应选择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习内容,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实习报告,并提交实习单位给出评价的实习鉴定表。毕业实习最终成绩由学习中心督导教师依据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进行综合评定,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不合格者,允许补做一次。
毕业实习按照安徽开放大学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
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总 学 分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考试 | 考查 | |||||||
在线课程自学 | 线下面授 辅导 | 实践实训教学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公共基础课 | 1 | 学习指南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54 | 54 | 0 | 0 | 3 | 54 | √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72 | 0 | 0 | 4 | 72 | √ | |||||||
4 | “四史”学习教育专题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5 | 形势与政策1 | 9 | 9 | 0 | 0 | 0.5 | 9 | √ | |||||||
6 | 形势与政策2 | 9 | 9 | 0 | 0 | 0.5 | 9 | √ | |||||||
7 | 形势与政策3 | 9 | 9 | 0 | 0 | 0.5 | 9 | √ | |||||||
8 | 形势与政策4 | 9 | 9 | 0 | 0 | 0.5 | 9 | √ |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54 | 54 | 0 | 0 | 3 | 54 | √ | |||||||
10 | 大学英语(专)1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11 | 大学英语(专)2 | 36 | 36 | 0 | 0 | 2 | 36 | √ | |||||||
小 计 | 360 | 360 | 0 | 0 | 20 | 225 | 135 | 9 | 9 | 0 | |||||
专业基础课 | 12 | 旅游学概论 | 72 | 68 | 4 | 0 | 4 | 72 | √ | ||||||
13 | 管理学基础 | 72 | 68 | 4 | 0 | 4 | 72 | √ | |||||||
14 | 旅游经济学 | 54 | 68 | 4 | 0 | 3 | 54 | √ | |||||||
15 | 旅游市场营销管理 | 54 | 68 | 4 | 0 | 3 | 54 | √ | |||||||
小 计 | 252 | 236 | 16 | 0 | 14 | 72 | 180 | 0 | 0 | 0 | |||||
专业核心课 | 16 | *旅游文化学 | 72 | 64 | 8 | 0 | 4 | 72 | √ | ||||||
17 | *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 | 54 | 36 | 0 | 18 | 3 | 54 | √ | |||||||
18 | *旅游法规 | 54 | 36 | 0 | 18 | 3 | 54 | √ | |||||||
19 | *旅游心理学 | 72 | 48 | 0 | 24 | 4 | 72 | √ | |||||||
20 | *酒店管理概论 | 72 | 48 | 0 | 24 | 4 | 72 | √ | |||||||
小 计 | 324 | 232 | 8 | 84 | 18 | 0 | 0 | 180 | 144 | 0 | |||||
职业拓展课 | 21 | 公共关系实务 | 54 | 45 | 0 | 9 | 3 | 54 | √ | ||||||
22 | 旅游电子商务 | 54 | 45 | 0 | 9 | 3 | 54 | √ | |||||||
23 | 中国旅游地理 | 54 | 45 | 0 | 9 | 3 | 54 | √ | |||||||
24 | 导游基础知识 | 54 | 45 | 0 | 9 | 3 | 54 | √ | |||||||
25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 54 | 45 | 0 | 9 | 3 | 54 | √ | |||||||
小 计 | 270 | 225 | 0 | 45 | 15 | 0 | 0 | 108 | 162 | 0 | |||||
通识课程
| 26 | 安徽地域文化 | 36 | 27 | 0 | 9 | 2 | 36 | √ | ||||||
27 |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 18 | 18 | 0 | 0 | 1 | 18 | √ | |||||||
小 计 | 54 | 45 | 0 | 9 | 3 | 18 | 36 | 0 | 0 | 0 | |||||
毕业集中实践 | 28 | 毕业实习 | 144 | 0 | 0 | 144 | 8 | 144 | √ | ||||||
小计 | 144 | 0 | 0 | 144 | 8 | 0 | 0 | 0 | 0 | 144 | |||||
合 计 | 1422 | 1074 | 24 | 282 | 78 | 315 | 351 | 297 | 315 | 144 |
注:带“*”的课程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