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放大学网络园区党支部自2024年5月被校党委确立为第一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1123”办学思路,创新实施"五个坚持"工作法,着力打造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创业型党支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四学联动"铸魂,打造"永远在线"的学习型党支部。构建"清单导学、支委领学、分组研学、创新促学"四学机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学习等。创新"联学联建"模式,与省教育厅高教处、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广东开放大学等8个单位相关部门党组织开展"党纪联学""六尺巷廉政教育"“学习教育固根本”等特色活动,与校内相关部门创建“党建促发展联动机制”。实现党员教育覆盖率、参与率、达标率三个100%。
图:2025年5月支部与省教育厅高教处、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学联建
坚持"开门问计"破局,构建"没有围墙"的开放型党支部。践行"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战略。组织党员赴上海、武汉、湖北、广东等多省市调研继续教育前沿实践,形成2篇省级发展报告、多篇调研报告、政策文件供教育厅采纳。推动"长三角地区高等继续教育联盟"等项目正式成立。支部党员同志多次赴省内高校开展调研及应用培训,累计培训高校教师300余人次。通过召开高校联盟会议,为支部党员同志搭建与省内高校继续教育界同仁交流互助平台。累计接待30余所高校200余人次来访交流。
坚持"数智赋能"改革,培育"聚焦发展"的创新型党支部。创新"两心一赋一筑"党建品牌,以“同心向党、凝心聚力、数智赋能、筑梦发展”支部品牌为出发点,联动百所高校,服务百万学子。创新推出"本科专业自考助学进校园"活动,联合3所高职院校开拓生源新渠道。创新运用"小红书"等新媒体开展招生宣传,累计发布笔记30余篇。创新开发"园区服务不断电"系统,实现“7×24小时”在线响应。创新党建工作参与机制,吸纳7名青年党员同志参与到支部工作中,成为支委会成员们的“小助手”“小参谋”。
图: 支部“同心向党、凝心聚力、数智赋能、筑梦发展”
品牌内涵阐释
坚持"惠人有感"深化,建设"持续温暖"的服务型党支部。建立需求清单-任务清单-成效清单"三单机制",积极践行“四个服务”宗旨。服务教育主管部门,收获全省学历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性成效。服务150余所入驻园区高校,收获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提升。服务140万名高校学子,收获泛在可及学习模式新应用。服务一流开放大学建设,收获校内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学分银行建设、自考助学改革、公共支持服务能力新发展。重点关注学生需求,举办"云开学典礼",服务8000余名新生。设立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奖励基金,助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求学圆梦。优化“云毕业系统”,服务2024届、2025届1.5万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顺利毕业。
坚持"赛马比拼"创优,锻造"唯实争先"的创业型党支部。1名同志获“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7名同志获2024年、2025年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名同志获2024年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同志获全省第八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二等奖。支部获校“优秀读书品牌”“第八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优秀组织奖”。园区改革、联盟建设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园区实践获评全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标杆案例”,园区项目获教育部教育中期评估A类评价并参加教育部典型案例宣传。学分银行获全国、全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中国教育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央媒聚焦报道。自考助学新获批1项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项目,有效推进3项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建设。
图:2025年6月支部获校“优秀读书品牌”“第八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优秀组织奖”
"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数智化'双螺旋模式,努力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按照校党委部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样板支部、第一批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培育创建品牌建设,着力构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新范式",网络园区党支部书记表示。目前正值暑期,支部正推进党建品牌建设成效总结、8月支部活动策划、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园区发展报告和省级继续教育发展报告撰写、学分银行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和宣传片制作、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自考助学招生宣传等工作。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夏华、吕福香;审核:钱丰收;编发:张文娟 王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