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开放大学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专题网站!今天是:2025年09月18日 21:27:52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心得体会

弘扬教育家精神 | 安徽开放大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感言

发布时间:2025-09-11 09:20:21 阅读:53 来源:宣传部、统战部(合署)

魏海林,信息与建筑学院(农业与医疗卫生学院)院长,副教授。获评安徽省建设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从事教育工作33年。

教育感言:从1985年9月10日的第一个教师节到如今的第41个教师节,从当年的广播电视到如今AI赋能课堂,时代跃迁,理念与技术正剧烈变革教育。三十三载耕耘,我把技术与责任砌进课堂;学生渴求的目光,是我不懈精进的动力。教育于我,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再借这把火去点亮万家灯火。愿继续以专业点燃希望,让更多人在知识的楼宇中挺直脊梁。 

 

吴文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从事教育工作34年。

教育感言:时间是最好的老师,34年的从教生涯,让我从一名站上讲台忐忑不安的青涩姑娘成长为两鬓染霜的老教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辛苦与快乐同行,责任与担当相伴,改变的东西很多,但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敬畏始终如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坚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着力打造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思政课堂;坚持以教育家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我相信,真诚是最好的教育,用一颗心去点燃另一颗心,定会收获最美的果实。

 

黄彩虹,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从事教育工作34年。

教育感言:在开放大学讲台上驻足的三十余载间,我见证了无数学子渴求知识的目光,他们中有肩负家庭重担的中年人,有奔波劳碌的职场人,有扎根乡土的奋斗者。感恩这些学子,他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是我不断精进教学的动力,也感恩这个时代,让教育突破时空界限。教育之路漫长而光荣,愿老师们以教育家精神照亮每一位学生前行的道路;愿我们永葆赤子之心,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生命影响生命。

 

赵翀,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高校四星级党支部书记,安徽省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安徽省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主任。从事教育工作29年。

教育感言:二十载耕耘,我校依托信息化平台累计培训教师215万人次,以数字赋能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筑牢区域教育振兴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精准培训”的重要要求,我们正着力完善三大体系:构建全周期支持服务体系,打造协同支撑的培训项目矩阵,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方法,确保每位参训教师获得适切成长。通过“科研引领、教研筑基、培研赋能”的深度融合,我们根植江淮大地,夯实区域教师发展“承重墙”,创建“徽育师风”品牌,培育“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未来,我们将持续弘扬教育家精神,深耕培训沃土,努力成长为全国的风景,为安徽教育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何宗泽,文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安徽省优秀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3年。

教育感言:30多年教学,最大感悟是教育工作充满挑战。30年我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三尺讲台和线上线下课堂,但教育也回赠了我一切。亲眼见证一颗颗心灵的成长与蜕变,这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奇迹;我的价值通过学生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得以延展和放大;永远和年轻的灵魂在一起,让我的心也保持年轻。回首三十年,我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真诚地对待过每一个相遇的生命,并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曾努力做过一束微光。

 

庄玮,开放教育学院副教授。安徽省教坛新秀。荣获安徽开放大学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暨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等。从事教育工作21年。

教育感言:三尺云台育桃李,廿载法灯照初心。我始终秉持“以法启智 以德育人”理念,服务学生成长。我将案例研讨与数字化教学融入课堂,使法律知识鲜活易懂;课后倾听学生心声,通过在线答疑和实践指导,助力他们实现职业梦想。教育是双向奔赴的旅程,我带领团队深入社区普法,助力公益法律援助,将课堂延伸至社会需要处。主持的课题与项目,始终致力于推动法学教育更贴近时代需求。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同行。我将继续探索,让法治的星火照亮更多职业者、银发族及乡村青年的求学之路。愿以萤火之光,共筑法治星河! 

 

夏华,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管理中心学历继续教育服务部主任,副教授。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从事教育工作14年。

教育感言:入校十多年间,前辈们、朋辈们、学生们如同一束束“光”,照亮前行之路。第一束光来自无私奉献的前辈教师们。在他们身上,我们领会了“初心如磐薪火传,使命在肩共峥嵘”的精神。第二束光来自所在部门朋辈同事们。大家共同做好入驻网络园区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自考助学学子们的“助教”,共筑以学分银行为支撑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彼此照亮,扬帆远航。第三束光来自学生们。他们会因为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向我们表达感激之情。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成为点亮彼此的“光”。薪火相传,点亮心灯。

 

 

赵晶晶,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安徽省教坛新秀。荣获安徽开放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第三届“网上精彩一课”一等奖、第一届微课大赛二等奖等。 从事教育工作12年。

教育感言:十二年前,我攥着教案走进教室,粉笔在黑板上沙沙作响;十二年后,我点开直播软件,光标在课件上轻盈游走。讲台从三尺方台变成一方屏幕,黑板从墨绿长板化为高清液晶,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育人初心。十二载春秋,我从懵懂走向笃定,也更加确信: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当学生的眼睛或弹幕里跳出“我懂了”的那一刻,便是我职业生涯最闪亮的星火。我愿继续做那枚微光,照亮更多人的远方。 

 

鹿婧,信息与建筑学院(农业与医疗卫生学院)讲师。安徽省教坛新秀、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获安徽开放大学首届工学科类课程思政示范课一等奖、第一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暨“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等。从事教育工作10年。

教育感言:躬耕教坛,我深感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亮智慧的历程。在安徽开放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核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教学比赛,我不断精进教学方法,力求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生动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我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见证了他们从汲取知识到创造价值的成长蜕变。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初心,在终身教育的沃土上,做一名点燃学生内心火焰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