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板凳,围坐话家常;一场恳谈,共商村中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校驻太和县赵集乡草北村干部带领工作队成员坚持开门教育、积极服务群众,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牵引,指导帮扶村建立了村级“板凳座谈会”工作机制,架设起干群沟通的新桥梁,推进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板凳座谈会”打破了传统会议的严肃形式,将会议地点搬到了村口大树下、村民庭院里,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没有主席台,不设发言席,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拉家常的方式展开交流,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问题。在一次“板凳座谈会”上,有村民提出村内部分道路路灯不亮的问题,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听到群众的诉求后,村“两委”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对村内道路进行实地勘察,查看路灯损坏情况,并与维修公司联系,第二天就亮化了村民夜间出行的道路。
小小“板凳会”,发挥大作用。驻村工作队按照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在学校乡村振兴办的指导下,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协同村“两委”研究制定了“板凳座谈会”工作方案,全覆盖草北村15个自然村,常态化入户开展座谈,认真听取群众对村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养老保障、日常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诉求,并建立群众反馈的急难愁盼问题台账,动态更新、责任到人、限时解决,持续为群众办实事。截至当前,草北村已经召开5次“板凳座谈会”,参与群众80余人,协调解决群众反馈问题10余个,其中能解决的立行整改,情况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的,制定举措持续努力解决,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通过深入群众、求真务实开展“板凳座谈会”,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群众对村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更多了,逐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我校驻村干部将紧紧围绕职责任务,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优化基层干群沟通平台,为乡村建设和治理注入新活力,不断提升帮扶工作质效,为绘就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的美好画卷贡献力量。
(草北村驻村工作队:毕磊;审核:金大伟;编发: 张文娟 王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