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开放大学 - 建校40周年专题!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16:04:58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 > 媒体聚焦

在线学习:电大优良传统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发布时间:2019-07-17 11:23:00 阅读:3819 来源:宣传部、统战部(合署)

   (北京报道/《在线学习》杂志首席记者 刘增辉)郑汉华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2008年6月,从普通高校调到安徽电大任职。11年来,他和全校教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共同见证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的发展变化。他对本刊记者说:“今年是电大建校40周年,此时此刻,我和全国电大、开放大学同仁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为电大40年办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倍感欣慰和自豪,对电大、开放大学的明天充满信心。期盼全国电大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早日完成,构建起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


新时代电大担负新使命

记者:40年来,电大一直不断发展并呈现生机活力,您认为其原因何在?

郑汉华: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党和政府对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高度重视,为电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激发了各类社会成员对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的旺盛需求,为电大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内部原因来看,一是始终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先导,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电大都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二是始终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不断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和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育技术手段,以开放、灵活的办学形式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三是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注重加强学科专业、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基础设施等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四是始终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打造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四支队伍,专兼结合、系统共建、分工合理、团队协作,为电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记者:电大的学历补偿使命已经完成,在新时代,需要坚持怎样的定位?

郑汉华:在新时代,党和政府赋予了电大新的历史使命,电大也面临着战略转型。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都将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电大也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无论电大是否更名为开放大学,都需要进行战略转型,致力于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型高等学校,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开放办学、在线教育为基本特征,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全民终身学习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记者:在开放大学建设中,应该继承电大哪些优良传统?

郑汉华:在40年办学历程中,电大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这是全体电大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开放大学建设中继承与发扬。我个人感受比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艰苦创业的传统。电大4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路走来,起起伏伏、坎坎坷坷,在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电大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甘于奉献,以永不停步、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书写了电大人的远程教育创业史。

开放合作的传统。电大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实现了办学思路、办学方式、教育对象、教育资源的开放,为广大社会成员包括特殊人群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均等机会;坚持“把大学办在社会中”,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办学,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传统。从成人高等教育、普通专科教育、注册视听生教育到开放教育,再到开放大学试点,从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到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再到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电大在办学类型、办学项目、办学领域上敢于开拓;从传统远程教育到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系统”到“办学体系”建设,电大在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敢于创新;从以卫星、电视、广播为手段的视听教学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再到基于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电大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敢于突破,敢于先行一步。正是这种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品质,使电大在长期的办学中能够抢抓各种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始终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电大系统亲如一家的传统。电大系统“天地人”三网合一、覆盖全国城乡,全国电大系统共存共荣、同呼吸共命运,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关心支持,以系统优势积聚智慧、凝聚情感、发挥合力,形成了亲如一家的良好氛围。

记者: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您认为,开放大学应该坚持怎样的质量观?

郑汉华:电大一直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将其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我认为,质量总是与“需求”或“目标”相联系的,没有抽象的、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质量观。因此,我们在谈开放大学质量观时,要从自身的办学定位出发,从社会对开放大学的要求和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两个方面来考量。只要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认可,人民满意,就是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 http://www.sohu.com/a/322726433_100016406